

2017-03-16 16:31: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3月9日,阿拉尔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塔里木大学、第一师农林牧局的5名专家召开了农业地方标准评审会,评审通过了《棉花病虫害生态调控技术规程》、《棉田杂草综合防治技术规程》、《5%氨基寡糖素防治棉花病虫害技术规程》三个棉花绿色防控类农业地方标准,作为推荐性地方标准在一师阿拉尔市辖区发布实施。
棉花是新疆的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在新疆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我国棉花产业战略西移,新疆棉花生产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近年来,随着耕作制度的变革,新疆棉花有害生物种类、发生程度、危害情况均发生了重大变化,病虫害总体发生危害呈逐渐加重态势。目前我国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主要依赖化学防治措施,在控制病虫危害损失的同时,也带来了病虫抗药性上升和病虫暴发几率增加等问题。
《棉花病虫害生态调控技术规程》为棉花主要病虫害的生态调控提供了科学的依据,通过在棉花生产中推广生态调控技术,不仅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降低病虫害暴发几率,显著改善了生态环境,实现病虫害的可持续控制,而且有利于减轻病虫危害损失,保障棉花生产丰收。《5%氨基寡糖素防治棉花病虫害技术规程》确定了5%氨基寡糖素防治棉花病虫害的技术和方法,属于生态调控技术的一种具体的应用。5%氨基寡糖素是激发作物产生免疫诱抗性能的集成技术产品,是从海洋甲壳类动物外壳中提取的壳聚糖通过生物酶解工程制备而来,通过诱导植物体提高自身对外界的免疫力,从而实现作物抗病、减害,增产的新型生物农药。
新疆棉田除草剂种类单一、新型高效除草剂缺乏,而且当地多采用地膜覆盖的方式,棉花生长期除草剂的使用局限性较大,导致棉田杂草危害日益严重,局部棉区已形成单一的恶性杂草种群,严重威胁棉花的高效安全生产。因此,迫切需要针对新疆棉区棉花特有的“矮、密、早、膜”种植模式,依据杂草发生的种类和危害规律等,制定新疆棉田杂草的综合防治技术规程。《棉田杂草综合防治技术规程》将生态、物理、农业和化学等多种杂草防治措施有机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有效防除棉田杂草,降低杂草危害,而且有助于减少除草剂的使用量,避免棉田中的农药残留超标,对于提升棉花质量安全水平、保护棉田生物多样性、实现棉田杂草的可持续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沈川江)